一位91岁的耄耋老人
无论是外出遛弯,还是出门办事
即使拄着拐杖,走起路来依然颤颤巍巍
而突然有一天
他不仅“扔”掉了手里的拐杖
走起路来还又稳又快,健步如飞
这让身边的亲朋好友都颇感疑惑
其实,他只是和老伴一起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告白”了而已……
“老伴自从在爱尔眼科做了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后,外出走路比原来更稳、更快了,出去遛弯的时候都不愿意再拿拐杖了!我也和他同一天做的手术,哇,感觉真的是好极了,看东西越来越清晰了!”91岁高龄老人熊爷爷的老伴(陈奶奶)兴奋地和大家分享着这个好消息,那种愉悦的语气就仿佛是在分享一件大喜的事情似的。
“告白”之后,熊爷爷无需拐杖却健步如飞
老革命夫妇携手“告白”
据悉,今年已91岁的熊爷爷曾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1950年,还在武汉大学求学的他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决然加入了抗美援朝大军,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为抗美援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其老伴陈奶奶亦是一名军人,曾为祖国繁荣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我和老伴已经九十多岁了,革命工作了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再看看祖国峥嵘70载的繁荣景象。”陈奶奶说,白内障就像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横在夫妇俩与光明之间,让这小小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我和老伴早就知道白内障已经很重了,但医生说我们的情况复杂,治疗起来十分棘手,使我们非常恐惧和担忧。”面对战火,这对老革命夫妇所向披靡,谁也没有料到小小白内障竟让他们经历了不少的波折……直至一位医生朋友为他们推荐了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白内障学科带头人司马晶教授,白内障问题才终于得到解决。
“两位老人家的白内障都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晶体硬得像颗石头似的。根据他们的具体眼部情况和用眼需求,我们为其定制了焕晶白内障手术,并植入了三焦点人工晶体。”据司马晶教授介绍,爱尔眼科“焕晶白内障手术”是一款个性化定制的手术,是在全程计算机系统控制下,设定切口位置、大小、深度,用飞秒激光取代了手术刀,手术过程更精确,为高端人工晶体植入提供了保障。
前不久,司马晶教授亲自为熊爷爷和陈奶奶实施了第一只眼的焕晶白内障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两位老人成功摆脱了白内障的困扰,重拾光明!
夫妇俩做完手术后神采奕奕的样子,真像打了胜仗的老战士
刚做完手术,夫妇俩强烈要求做第二只眼
“我和老伴一开始也只是来‘碰碰运气’,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熊爷爷激动的说道。“做完第一只眼睛的飞秒白内障并且植入三焦点晶体后,眼前变亮了,被子的颜色变得鲜艳了,而且不管看楼下远处的树还是看近处的手机、读报,都非常轻松、清晰,这种感觉我已经几十年都未曾体验过了!”当纱布被揭开后,眼前明亮、视物清晰的效果让熊爷爷当即握着司马晶教授的手,强烈要求尽快完成第二只眼睛的白内障手术,彻底摆脱眼疾的困扰!
近日,在医院的安排下,熊爷爷以及陈奶奶的第二只眼白内障手术在深东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李敏超以及深圳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主任曹加国的通力协作之下顺利完成。患者的高度信任和配合,加上高素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夫妇俩双双“告白”,迎接他们的将是美好而清晰的未来。
“我和老伴能够解决掉白内障这个‘世纪难题’,能够再次看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山河,享受到高品质的清晰晚年生活,以司马晶院长为首的深圳爱尔白内障专科团队有最大的功劳!”熊爷爷感慨的说:“不仅如此,从入院挂号到我们做完手术办理出院手续,一直都有专人指引、陪同等,虽是寒冬腊月,但爱尔眼科却十分温暖人心。这份恩情,我和老伴将会永远牢记于心!”话落,熊爷爷的大拇指竖了起来。
老革命夫妇与医务人员合影
熊爷爷和陈奶奶出院时,医院还专门为二老准备了鲜花,感恩他们曾为祖国安定而做出的贡献,也衷心祝愿他们在晚年间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温暖故事的后续
2021年1月19日,是熊爷爷与陈奶奶夫妇俩术后一个月回院复查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再次来到了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爱尔眼科……
“我现在视力特别好,透明度非常高。”
“早上睁开眼,看我的旧床单都好像是新的一样。”
“以前戴着眼镜都看不清手表,现在就连细小的指针都很清楚!”
到院后,一见到司马晶教授,夫妇俩就兴奋的迎上去握住她的手,分享着自己术后一个月以来的感受,讲述着自己视力清晰后的幸福生活。
“感谢爱尔眼科所有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帮助,让我和老伴重见光明,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说罢,夫妇俩将一束鲜花献给以司马晶教授为首的白内障专科团队人员,表达着满满的感激之情。
一束鲜花,一份沉甸甸的感恩之心。
一份光明,一份严谨不怠的医者匠心。
其实,哪有那么多奇迹?不过是你刚好信任,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推荐阅读:德阳热线网